宝马发动机+奔驰标? 这波联手属实没想到!

  • 2025-08-29 00:04:01
  • 700

近日,汽车行业传出一则令人惊讶的消息:梅赛德斯-奔驰正与宝马集团进行深入谈判,计划在未来多款车型上采用宝马的四缸汽油发动机。这一动向迅速引发业界广泛关注。若合作最终达成,这将是两大德国豪华汽车品牌历史上首次在动力系统领域展开合作。看似不可思议的联手,背后反映出传统汽车制造商在行业转型期的战略调整与务实选择。

据外媒报道,双方谈判已进入一个非常深入的阶段,最终决定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公布。合作内容显示,宝马可能为奔驰的CLA、GLA、GLB、C级、E级、GLC以及即将推出的入门级“小G”系列提供新一代四缸汽油发动机。这一计划不仅涉及发动机供应,还可能扩展到全球生产布局,甚至包括在美国共建工厂以规避进口关税。这种深度的合作模式,在两家公司百年的竞争历史上可谓前所未有。

电动化进程放缓引发战略回调

奔驰与宝马此次合作的背景,与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。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,奔驰全球纯电动车型销量出现同比下降,幅度达到14%,这一数字明显低于预期。与此同时,传统燃油车市场虽然增长缓慢,但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基本盘。特别是在欧美高端汽车市场,消费者对燃油车的偏好预计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。

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,奔驰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内燃机战略。奔驰原本计划逐步将研发重点转向电动化,但市场反应的冷淡迫使管理层进行战略回调。奔驰需要确保在电动化过渡期内,其燃油车型仍然具备市场竞争力。而即将于2026年生效的欧7排放标准,更是给传统内燃机带来了严峻挑战。新标准对发动机的环保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,相当于给发动机技术加上了一道“环保紧箍咒”。

奔驰目前的主力1.5T四缸发动机在面对这些新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,这款由吉利和雷诺合资公司生产的发动机,虽然能够适配轻度混合动力系统,但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存在明显不足。更重要的是,该发动机只适用于横置平台,无法满足奔驰C级、E级等纵置后驱车型的需求。这些技术限制使得奔驰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。

技术互补与成本优化的双赢选择

宝马的B48 2.0T四缸发动机恰好能够满足奔驰的需求,这款发动机已经通过了欧7标准的预认证,其热效率比奔驰现有发动机高出0.5个百分点。更重要的是,B48发动机采用模块化架构设计,既适用于横置平台,也能适配纵置布局,这为奔驰在不同车型平台上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灵活性。此外,该发动机还能直接对接插电混合动力系统,完美契合奔驰未来产品规划。

从成本角度考虑,采购现成发动机比自主研发更加经济。奔驰内部将此次谈判定位为“削减研发成本的战略协同”。通过与宝马合作,奔驰可以避免在四缸发动机研发上进行大量投资,从而将节省下来的资源投入到电动化转型中。同时,获得符合欧7标准的发动机稳定供应,对其内燃机车型的持续生产至关重要,也有助于该公司扩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产品线。

对宝马而言,这次合作同样具有吸引力。增加奔驰这样的大客户,可以进一步扩大B48发动机的生产规模,产生更明显的规模效应。宝马位于奥地利斯泰尔的工厂年产能超过100万台,通过为奔驰供货,能够充分利用闲置产能,增加零部件销售收入。此外,双方的合作还可能延伸到变速箱领域,实现更深层次的技术共享与成本优化。

这种合作模式在汽车行业并非首例,近年来,传统车企之间的“竞合”关系越来越普遍。大众和福特共享电动车平台,丰田和斯巴鲁联合研发跑车,都是类似战略的体现。在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,车企之间从过去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,逐渐转向“你有技术我有钱,一起把成本降下来”的务实合作。

行业变革下的战略思考与未来走向

奔驰与宝马的潜在合作,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重要启示。最核心的一点是:电动化虽然是行业大方向,但并非唯一方向。2025年全球燃油车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,传统动力系统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发挥重要作用。车企需要在坚持电动化转型的同时,为传统动力系统保留适当的发展空间。

这种战略调整体现了传统车企的务实态度,当电动化浪潮遇到挫折时,这些拥有百年历史的车企没有选择硬扛,而是用最实际的方式为自己留出后路。毕竟,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下去,只有活下去,才能有机会等待下一个风口的到来。奔驰和宝马的合作,本质上就是“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”的战略思维体现。

对消费者而言,动力系统的来源可能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重要。数据显示,去年购买宝马3系和奔驰C级的车主中,有23%是在交叉试驾后才做出购买决定。这表明消费者更关注实际驾驶体验,而不是发动机产自哪家工厂。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,零部件共享已经成为行业常态,消费者对此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。

然而,这种合作也面临一定挑战。品牌纯粹性是其中最为敏感的问题。“开宝马坐奔驰”的说法流传了几十年,动力系统的混用是否会影响品牌调性,仍有待市场检验。此外,两家公司如何保护各自的技术机密,如何在合作中保持竞争优势,都是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。

从更宏观的角度看,奔驰与宝马的合作反映了传统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。面对技术转型、市场波动和成本压力,即使是顶级豪华品牌也不得不放下身段,寻求与竞争对手的合作机会。这种变革不仅发生在动力系统领域,也体现在其他方面。例如,奔驰和宝马从去年开始已经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逸安启,共同布局充电网络基础设施。

行业分析认为,若合作达成,奔驰将能够大幅降低四缸车型的研发成本,从而更专注于六缸和八缸发动机的工程设计。而宝马则能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,提升整体竞争力。双方通过整合资源,优化供应链,降低成本,有望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车型,吸引更多消费者,进一步巩固在豪华车市场的领先地位。

车叔总结

最终,这场合作能否成功,还需要等待官方的正式消息。但无论结果如何,它都已经给行业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:转型不是喊口号,而是需要手里有牌,心里有谱。在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,传统车企需要更加灵活务实的战略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。

奔驰与宝马的发动机合作谈判,超出了简单供应商关系的范畴,它代表了汽车行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竞争合作时代。在这个时代里,没有永远的对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,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,才能在变革中抓住机遇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