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音推出“AI抖音求真”功能, 为用户提供事实澄清及辟谣信息

  • 2025-09-16 20:07:21
  • 142

9月16日,抖音举办不实信息治理开放日,分享平台治理谣言的“方法论”,并宣布上线“AI抖音求真”功能。该功能可为用户提供针对误导性内容与谣言的事实展示及澄清。

抖音方面表示,谣言治理是抖音2025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。近期,平台已将大模型能力应用于谣言治理。自今年7月以来,平台谣言曝光量下降67%。

谣言治理引入大模型技术近一个季度谣言曝光量下降67%

随着AI技术发展,内容创作越来越便利,但制造谣言也更为轻易。能否用AI治理谣言?近期,抖音已尝试在谣言治理工作中引入大模型技术,力求实现对谣言“发现即管控”。

抖音不实信息治理负责人李博在活动中介绍,在过往的谣言治理链路中,发现谣言往往需要依靠媒体报道或机构发声。有了辟谣信号,才能由人工将谣言信息点纳入谣言库,进一步以此为样本回查、下架和拦截新增的该谣言内容。单例谣言的发现和处置时效需以“天”为单位。

而谣言治理所使用的大模型技术能够“化被动为主动”,主动“审阅”平台上到达一定热度的所有资讯内容。大模型通过提取视频信息、分析主旨、联网搜索,完成对内容是否为谣言的风险判断。基于此判断,进一步对谣言内容进行自动处置。目前,单例谣言的处置时效已缩短至以“小时”为单位。

抖音谣言治理运行流程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谣言治理大模型更像一个由平台训练出来的“谣言鉴定专家”。抖音方面介绍,大模型的搜索信源来自权威媒体报道、政务公开平台及历史谣言库样本。此外,谣言治理大模型拥有精准定义“内容误导性”“公共价值”“可证伪”等谣言特征的能力。这使得大模型对谣言的“发现即管控”更为精准、高效。

李博介绍,在大模型技术助力下,自今年7月以来的近一个季度内,抖音谣言内容曝光量下降67%。大模型识别准确率达85%,目前仍在持续提升中。

但他也坦言,谣言治理“任重道远”。一方面,谣言的产生难以杜绝,主观编造、传播偏差等均会带来不实信息。另一方面,辟谣的查证和时效性仍面临挑战。例如,一些热点事件常常处于动态发展中,谣言常常会反转;此外,传播方式的变化也使得信源本身受到污染。“这些都需要媒体、机构、平台和每一位用户携手共治。”

“AI抖音求真”上线与用户共建“认知防线”

近年来,抖音持续丰富辟谣相关的产品及内容生态。2025年4月,抖音曾推出“辟谣卡”功能。当用户搜索一些涉及谣言的信息时,搜索结果会以辟谣卡片形式呈现。开放日活动现场,抖音宣布升级推出“AI抖音求真”功能。在浏览一些易产生误解的内容和搜索谣言相关信息时,用户均可通过“求真卡”获知事件完整信息及辟谣内容。

具体而言,一方面,用户在浏览视频时,一些易产生误解、谈及疑似不实信息的内容,将会被平台挂载“AI抖音求真”跳转链接。用户点击可达“求真卡”页面,获知事件的完整信息。一些热度较高的事件,所对应的“求真卡”还将展示更全面的谣言点信息,供用户了解复杂事件中的多例关键事实点。

另一方面,用户在搜索相关事件关键词时,搜索结果将以“求真卡”形式展现。内容包括事件溯源、澄清信息、权威报道、当事人发声等。如事件为谣言或疑似谣言,还将被显著标注为“谣言”或“存疑”。

抖音推出“AI抖音求真”,用户在浏览视频时,一些易产生误解、谈及疑似不实信息的内容,将会被挂载“AI抖音求真”跳转链接,用户点击可达“求真卡”页面

据了解,“AI抖音求真”呈现的内容依托于平台训练的“谣言治理大模型”“资讯大模型”及辟谣运营团队。通过“AI大模型+专项运营”的方式,该功能可为用户提供针对误导性内容和谣言信息的事实展示及澄清。目前,“AI抖音求真”的单日曝光量估测可达近亿次。

除产品层面,抖音近年来也通过热点运营、辟谣账号运营、建立媒体辟谣团等方式,持续打造辟谣内容生态。辟谣运营团队在发现一些谣言风险信号时,也会主动向当事人或有关部门核实内容真伪。

抖音辟谣运营团队举例介绍,在刚刚过去的暑假,社交媒体接连出现各地涌现“人贩子”相关信息。运营团队在捕捉到这一疑似谣言的风险后,一方面查证各地公安通报情况,另一方面主动与各地方公安联动,对四川、山西、河北、海南、重庆、河南等9个地区的“人贩子”谣言进行核实。核实内容为虚假后,平台随即对谣言进行处置,并在站内通过“抖音辟谣”账号发布辟谣内容,运营相关热点。

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,谣言治理不仅需要平台的技术防御,更需要用户共建“认知防线”,希望通过提升产品功能、打造辟谣内容生态,协助用户提升识谣、辟谣的主动性与辨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