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跑不再自研芯片, 是认怂还是认清现实?

  • 2025-07-17 10:33:29
  • 680

在这个“谁都想卷上智能化”的新能源时代,零跑又出招了。这次不是发新车,而是更新了智能驾驶路线图——不再自研芯片,改投高通怀抱,并宣布其大模型VLM/VLA将在明年上车。不少人看热闹,但我这次,是想和你一起看门道。

先说点背景。零跑过去几年在“全域自研”上吹得很响,特别是那颗名叫“凌芯01”的智能驾驶芯片,主打一个国产自主。但这两天,他们在一场智能驾驶媒体交流会上松口:不玩芯片自研了,理由是成本太高、迭代太慢。

这话一出,评论区就分成了两派。一派说:“不自研就别装,自研不下去就是没实力。”另一派则理性多了:“及时止损,才是务实。”
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智能驾驶发展的人,我的观点是——不自研,并不等于落后;自研芯片,对于零跑这种体量的车企,更多时候是一场“烧钱的豪赌”。

你得明白,芯片这玩意儿不是只靠一腔热血。做芯片就像烧钱堆高楼,一层一层打基础,每一步都得精准计算。设计、流片、验证、量产,哪个环节不是烧钱机器?哪怕你真做出来了,还得面对每年一更新的高通、英伟达。

而零跑的智能驾驶团队,虽然已经扩张到500多人,平均年龄才29岁,90%是985/211背景的硕博,听起来很猛。但这跟芯片研发团队那种动辄干十年、一堆老工程师攒经验的节奏,根本不是一个战线。年轻可以有冲劲,但芯片领域不是靠卷出来的。

所以,他们扭头用回高通的双芯方案(8797+8797),也不意外。这套组合算力能做到1280TOPS,短期内完全够用。而且高通这几年在车规级SoC上明显发力,不少传统车厂也都在用——丰田、宝马、比亚迪也都在排队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零跑的“大模型”计划。他们说:**VLM/VLA大模型将在明年上车,端到端模型2026年安排。**这一套组合拳,明显是在追赶小鹏和华为的节奏。

这事我有点感同身受。去年底,我试过零跑C11的L2+辅助驾驶,说实话,不算惊艳。但他们一直在悄悄进化,今年底准备上线“无图城区领航”,这就不是小升级了。要知道,现在市面上真能做到“无图NOA”的,除了特斯拉、华为、小鹏,基本没几个玩家。

从产品路线来看,零跑选择了放弃芯片自研,集中资源搞大模型算法和城市NOA,这其实是更理性的战略分配。毕竟智能驾驶真正的差异化,不是你芯片有多高大上,而是你最后能不能让用户“放得下手”“信得过系统”。

当然,零跑要想在大模型上闯出名堂,还得解决几个问题:

1. 算法不是堆模型那么简单,数据闭环、训练体系都得跟上;

2. 用户对城市NOA的接受度远不如高速NOA,要有更多实测场景;

3. 定价要亲民,毕竟买零跑的用户,大多是务实派。

总的来说,零跑这波操作,不是认怂,而是认清了自己的能力边界。别总盯着什么“造芯信仰”,在这个快节奏市场,谁能最快把功能推给用户,谁就有竞争力。

未来大模型谁能真正跑通?我们继续看,但至少零跑这次,没赌错方向。